第241章 244不入流的太医
万卷经笥>历史>唐朝的草蜢>第241章 244不入流的太医

唐朝的草蜢第241章 244不入流的太医

作者:猫怕凉分类:历史更新时间:2021-08-13 12:51:56

羊毛的收购让大唐突厥表面上处于蜜月期,来抢劫不明着干

突厥欺压抢劫了接壤的铁勒,回纥,沙坨等势力,并把人也抢了不少,然后驱使他们打前站,去大唐打草谷

梁师都地盘在黄河以西,也就是陕北地区,使得大唐守卫的长城有个漏洞

黄河天险无效了,经过陕北高原,越过河套地区,突厥一路就能跑进大唐腹地游逛一趟

贞观元年(六二七)七月,大唐科举结束,喜得人才,本是高兴的时候,突厥这么愣扯犊子玩了阴的

铁勒,回纥,沙坨不想当背锅侠,早已紧急派使臣入大唐说明了情况,顺便并请求羊毛贸易:都是羊,我们的也不差呀!

紧接着薛延陀也屁颠屁颠派使臣来大唐请求交易羊毛:我们也有羊

有多位外使来朝,李世民很高兴,但是姬云定计今年最多就收八百万羊的毛,还只收突厥的,不管能不能收够数,反正就这么点,毕竟加工速度还有待提高。另外今年还长呢,先分化掉突厥这王八蛋再说,等姬云回来好好商议下看看

然后就让这些人先后入住了鸿胪寺,吃好喝好玩好

朝堂之上,因为突厥又来犯,有人请求趁势出击突厥

武将主张进攻,毕竟他们就靠着战功活着,顺便提议把姬云召回来,一起去干那老兔子,灭不了东突厥,也让他们长长眼,现在的大唐不是泥捏的

萧瑀非常赞成这种主张,必须给予回击

但是长孙无忌以唐先进攻突厥为不义而反对

倾城进宫面圣那次,李世民当着所有人的面拿出了复合弩给倾城玩了下,这种能射碎汉白玉石的武器,立马让武将一系眼红心痒痒。上右武侯找用过复合的打听,结果一个都没有,那些全是十夫长百夫长的战功,是主要战力,被尉迟恭全带走跟土匪玩了。

然后这帮杀神们叭叭得上赶着往李世民那跑。

程咬金最不要脸,以当年救驾有功为由,要好处,死皮赖脸第一个拿到了复合弩突突突射了一把,有起头的就有跟风耍无赖的,然后雨露均沾,都舒服完了,复合弩和姬云的高明战法已经被透露给了武将们

姬云要办的事情对大唐太重要,李世民以为军方的人是想拉上姬云,那就可以让他要复合弩来武装骑兵部队,实行游击战术。但复合弩按着姬云信中的建议,工匠们在尝试给复合弩改装木质筋角弓加强力道,但是弩弦又成了问题,需要千炼钢做钢丝才能承受得住。也就是说复合弩现在依然无法大量生产装备

其实武将们的目的不是那么回事,尉迟恭给扔出去找土匪嗨皮前,李世民还是大度让他在家歇了三天,就是这三天,尉迟恭屁股就没闲着,上蹿下跳,把相熟的武将全找了一遍,暗中告诉他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把姬云拉进军武体系里。

其他人不知道详情,但是尉迟恭作为军武中战力最高的人之一,深得军武众人佩服,自然愿听从这个要求。以李靖,李绩,程咬金,牛进达,秦琼等人为主的李世民亲信将领知道的最为详细:那就是姬云强大的个人破坏力和群体技能军用段体术。而他们全瞒着李世民

梁师都所建立的梁国能够存活,最大的依靠就是东突厥的扶持,一旦大粗腿东突厥内部出了问题,梁师都也就难以独存。

渭水之难差点让突厥给上了课。借道给突厥的梁师都就是罪魁祸首。现在先考虑拿下梁国,完成这最后的一统,补全大唐北方的防御,那进击东突厥就可攻可守,未战就能先立于不败之地

几番思量,李世民采纳长孙无忌的意见:不动如山

这想的挺好,李世民很为自己的谋划得意。还没开心多久,太监跟狗撵了一样跑来报信“皇后病危,一口气上不来,已然晕匮,太医束手无策”

“什么?在哪?”

“东宫立正殿”太监都哭了

李世民心情瞬间跌入谷底,顾不上步行,直接拉了仪仗用的马,骑上直奔到了东宫皇后的立正殿这

“人呢?”

外头太监跪了一地,抬手指了指里头

李世民进去一看,长孙氏那躺着呢,脸煞白,双唇都无了血色,一动不动

“说,怎样了?”

太医也不得不跪了

太医起初源于上古时代的“巫祀”,多为部落首领兼任,周朝时依《周礼》使其隶属于天官冢宰和夏官司马。战国之前,巫术和医术相互依存,并未分家,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才正式设立太医令丞,其中令为长官,丞为助手

给皇帝一家看病的也叫御医,不过和太医其实有一定的区别。

御医有些供职于太医院,也有些是来自地方举荐的名医。御医主要服务的是皇帝、嫔妃、皇子等皇室成员。而这些人大多四体不勤、花天酒地,又多尔虞我诈,劳心思虑,因此给他们看病就显得风险极大。有些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者皇亲国戚,我们也能常常在影视剧中听到皇帝常说:“宣太医!”,这一般是皇恩的格外奖赏

“三教九流”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风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工,七僧八道九琴棋。

太医的职业根本没有跻身上流职业,即使在中流职业当中也是位于第二:基本和看风水的阴阳先生以及算命的同为一个档次

在西汉时期,太医令的俸禄为“秩千石”(汉代无品级,采用秩石制);这工资远远低于“秩两千石”的九卿(古代中央部分行政长官的总称),在百官中待遇仅为中上游;但是到了东汉,太医令的俸禄就降低到“秩六百石”。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医官的待遇有了规定,据《魏书.官氏》记载:“太医博士,右从第六品下。”

隋唐时期,太医署的教学功能得到加强,成为皇家直属的医政管理兼医学教学机构

隋朝,太医为从八品

唐朝太医署由皇家直属,设太医令二人,从七品下。马上就要不入流的官了,干的还是那种容易当陪葬品的活儿

“陛下,是气疾犯了,恕臣等无能,回天无术”这历来皇室成员一死,他们太医也被迁怒,大多也是一死的局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宋体楷书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偏大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女生逍遥软萌
语速
适中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上一章章节列表下一章>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