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四章 卖国之举
万卷经笥>历史>国公凶猛>第九百三十四章 卖国之举

国公凶猛第九百三十四章 卖国之举

作者:浪子边城分类:历史更新时间:2022-06-30 14:17:01

“诺,小人告退。”候得兴自然知晓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马上就会有结果,所有早有准备,答应一声之后,便在小太监的带领下重新出了皇宫,直奔向着城内的驿站而去。

养心殿中没有了旁人,乾文帝也不用继续的端着,而是身体放松了一些的问向着一旁站立的严福道:“说说你的意见。百官会同意吗?还有就是吉王会同意吗?”

“这个...百官这里是需要商量一下的,至于吉王那里,只要陛下和百官有了统一的认识之后,在以大义压之,他便是有些想法也只能闷着了。这即是皇令,又是父令,由不得他不同意的。”严福想了想后,便出声回答着。

听着这一番的回答,乾文帝却并不赞同,“哎,吉王也是成年人了,也有自己的想法。不好什么事情都以施压的方式去命令他。这样吧,你派人把消息送过去,看一下他的口风再说。”

乾文帝很是谨慎的说了这些,不要以为这是他在重视着唐傲的意见,实则他忌惮的是唐傲身后那些强大的吉州军而已。若唐傲只是一个皇子,身边无寸兵可用的话,你在看看他,是不是还需要这般的客气呢?

因为唐傲手握重兵,乾文帝这才不得不去考虑他的感受,才安排人先把风声放出去,看看唐傲的态度。至于对朝内的这些大臣们,乾文帝就没有这么多的担心了,在他看来,自已是皇帝,只要自已有了决定,这些人一定是会支持自己的。

可万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些让他看起来最放心的朝臣,却在第二天朝会的时候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弄得他十分的生气。

乾文帝重回大梁城之后,又恢复了三天一小朝,五天一大朝的朝规。

凑巧的是,第二天正是大朝之日。早朝开始之后,一众的文武官员们便进入到太极殿中,按着各自的位置站好,等待着皇帝的出现。

在严福等人的陪伴之下,没有了左臂的乾文帝出现在朝堂之上,来到金龙椅前大马金刀的座下,接下来就是一片山呼海啸般的万岁万岁万万岁之声,早朝正式开始。

严福一声有事早奏,无事退朝之后,已经恢复了官职的户部尚书芮不通便先站了出来,手持白玉芴板朗声而道:“启奏陛下,大梁城重建在即,之前拔付的一千万两银子已然用完,还请陛下再行拔款,臣代满城子民谢过陛下。”

“还要拔款?”一听到是这件事情,乾文帝就感觉到一个头两个大。

大梁城是被自已给夺了回来,但相比于走之前这里的繁华,现在却是狼藉一片。

先是经历了乾英帝离开时的破坏,接下来唐傲进驻这里之后也没有采取任何的修建手段。或许人家早知道自己不会呆在这里吧,总之不仅没有给予任何的修缮,反而还进行了一些的“破坏”,像是一些城内的权贵们就因为各种原因被抄了家,使之这里更为混乱了一些。如此,乾文帝得到了大梁城不假,但实际上得到了不过就是一座废城或是说荒城罢了。真想要将这里建的与以前一般的繁华,那可是需要花费大力气的。

考虑到大梁城怎么说也是大乾的百年帝都,现在这般样子岂不是会被人小看。乾文帝这便硬着头皮开始重新修建,此事就落到了户部和工部的头上。

由户部出银子,工部出人力,早一点把城池修建好,恢复以往的繁华。为此事,乾文帝还拿出了一千万两银子给了户部。

但这才过去了多长时间,一个多月而已,一千万两银子就便花费完了?现在还要银钱,这如何不让乾文帝头疼呢?

只是建城是自己的圣意,硬着头皮也要做完,乾文帝虽然是满脸的不悦,但还是不得不咬牙问道:“芮爱卿,明爱卿,但不知道想要把城池全数修建好需要多长的时间,又需要多少的银子呢?”

“启奏陛下,这要看修到什么样的程度了。如果说修建到之前的繁华模样,那至少需要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需银子至少要五千万两左右。倘若只是想修建的看的过眼,那半年时间就可以完成,但也需要至少两千五百万两银子才行。”芮不通抬头开口回报着,显然有关这些数据早就在他的脑海中存着了。

“什么?还要这么多的银子吗?”听到修的和以前一样,就需要五千万两银子,乾文帝的眼睛都瞪的老大。

要说五千万两银子,放在几年之前,他还没有从大梁城离开的话,想要拿出来是不会费什么力气的。毕竟那个时候国库中一直有着两亿两存银在的,就是为了应付一些突发事件。

可是现在,他虽然还是乾文帝,但几年的混战下来,大乾早已经不复往日那般的强盛,且很多地方根本不受自己的控制,也就收不到任何的赋税。收入减少了很多,花费却是不少,这便让人不得不去头疼了。

可偏偏的大梁城做为帝都又不能太过寒酸,不然的话,让外人怎么看呢?这便咬了咬牙道:“也罢,即是这样,那就按着第二种想法去修吧,现在是战乱年代,一切从简就是,回头朕会先拔一千万两银子,但工部要省些着用,还有户部要行监管之职,若是有人敢于在其中伸手的话,皆要重处。”

乾文帝当然想把帝都修的更好一些,奈何银子不足的他只能选择先做一个样子,简单的修复一下,待以后有了钱之后在重新扩城便是。

“诺。”得了圣令的芮不通和明善两人皆站了出来,抱拳应答着。虽然说只是讨得了一千万两银子,但总算是可以开工了,至于以后嘛,那就边修边说好了。

一早上就经历了这么一次要钱的经历,乾文帝的面色也不复之前那般的好看了。先是审视了一下众臣,看到大家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奏报之后,他这便开口把昨天匈奴人派来使者见了自已一面的事情给说了出来。

乾文帝并没有提来人是隗倩儿派来的,毕竟之前还通缉人家来着的,现在要把人家当成朋友了,这种转变会显得他这个皇帝的命令太儿戏了一些。而把事情放在匈奴王的头上那面子上就好看许多。

由太监总管严福,把匈奴王使者的来意讲了一遍,随后乾文帝目光中带着希翼般的看向着众朝中大臣问道:“事情你们已经知晓了,大家的意见如何呀?”

“皇上圣明,不费一兵一卒便让匈奴军撤出大乾,实乃是仁君之道,臣赞同。”话音不过就是一落,武官之中将军史鸿云这便第一个站了出来附合着。

众朝臣之中,史鸿云算是一个奇葩了。

自从乾文帝传出了死讯之后,此人并没有与其它的朝臣一样呆在大梁城中,静观其变。而是先跟着庆王出走,去了新州。期间自然也是没有什么贡献的。随后等到乾文帝还活着的消息传出之后,便又投奔了过去。同样没有什么贡献,因为当时他只是带着几十名亲兵投奔了乾文帝而已,并没有带大军来投。

但就是这么一个人,打仗不行,还总是打败仗,也不得军心的将军,却因为忠诚二字,很是得乾文帝的看中。

看中到,即便是打了败仗,也不会做过多的惩罚,用不了多久还会被重新的启用。

而现在,印着忠诚两字的史鸿云第一个站出来表态支持,也就不被大家所奇怪了。甚至不少人还认为,怕是这货早就知晓了这件事情,他会第一个站出来,无非就是想给百官带一个好头罢了。

若是其它的事情,或许有人带头,其它的官员也会跟着随大流的附合。但事关异族之事,就完全的不同了。也就在史鸿云刚刚站出来表态的时候,马上就有一道声音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那声音不是很大,却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无它,只是因为说话之人的身份极重,他正是内相,也有着当朝圣人之称的杜晋。

“臣反对,这分明就是卖国之举。史鸿云,你身为国之大将,国之栋梁,国家有难应有担当才是,怎能做出如此与匪人苟同的举动来呢?这般出卖我们乾人的土地,去向异族低头示好,老夫问你,你的良心可是被狗吃了?”

杜晋一改平时端庄的文人模样,转而破口大骂起来,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也让被斥责的史鸿云脸色是青一阵白一阵的。

这一次乾文帝回到大梁城之后,便没有再设左右仆射,而是亲领朝政,直管六部。但内相的职务还在,这就显得杜晋的身份更加显著。在加上此人与唐傲一起著作过《东周列国志》一书,影响甚广,被读书人称为当代的圣人。

有此名头加成,他的话,便是连乾文帝也不能无视,相反还要很重视才是。不然的话,轻视了杜晋,就等于是轻视了天下的读书人,后果那可是非常严重的。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宋体楷书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偏大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女生逍遥软萌
语速
适中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上一章章节列表下一章>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