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 章〔长宁男人,又如何?...〕
万卷经笥>其他>长宁将军>第 76 章〔长宁男人,又如何?...〕

长宁将军第 76 章〔长宁男人,又如何?...〕

作者:蓬莱客分类:其他更新时间:2022-03-08 04:18:51

信使送到了姜祖望发给女儿的那封信。

信立刻从大营被转到了摄政王夫妇的驻跸所在, 这时,二人皆各自沉默,还没从片刻前的那一场对话里恢复情绪。她靠着门墙而立, 并未立刻离开。他则站在她的面前,带着几分固执似的依然不肯后退半步, 但却也没再像开始那样试图攥住她的手了。

信被送入。她看着信,面色骤变。

“怎么了?”他按捺下紊乱的心绪, 问她。

姜含元失声,“舅父伤重!”

她的手下意识地握拳,松开, 反复几次, 指节捏得咯咯作响,闭了闭目, 蓦然睁眸:“这边正好无事了, 我去云落。殿下自便吧。劳烦明日再替我和陛下道声别。你二人回京, 我便不相送了!”

束慎徽追到大门外,她已翻身上马,朝着城外军营方向去了。

“兕兕——”

束慎徽朝她背影喊了一声, 她头也没回,转眼便纵马驰出了数丈之外。

束慎徽又追出去几步, 她的骑影已消失在了夜色里。他的脚步渐渐慢了下来,最后颓然停下,于黑夜里注视着她离去的方向, 定立了良久。

姜含元当夜回到军营, 将事情交待过后, 在樊敬的陪伴下,连夜往云落去了。

摄政王没有和她同行。他另有要事, 于次日整合人马,带着那位少年,在周庆张密大军的随行下踏上了返程,回往雁门。

萧家父子率着部众和民众送别,送出一程又一程。出城三十里地,束慎徽命大赫王止步,不必再送。

萧琳花骑马跟在父兄之后,抬头,觑了眼摄政王队列里的一辆马车。密闭的帷帘忽然掀开一角,后面露出一双少年的眼睛。萧琳花发现对方好像冲自己晃了晃手,又呲了呲嘴,做出一副笑的样子,起先一怔,随即心里又涌出了一阵气恼,扭过脸,装没看见。

束戬热脸贴了个冷屁股,颇觉没趣,讪讪放下手。又想到三皇婶昨夜就走了,心情愈发不好。再张望一眼车外,密密麻麻全是人。这时,大赫王带着王子萧礼先和萧琳花下了马,向着马背上的摄政王和周庆张密等魏国将军最后行拜别之礼,亲手斟献祝福路途平安的美酒。当日那些曾被叶金父子劫持的民众更是感激涕零,纷纷涌了上来,下跪叩首。

摄政王接了用金杯装盛的酒,一口饮尽,随即下马,走了上去,亲手扶起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叫近旁的民众也都起来,辞别过后,在身后不绝于耳的阵阵祝福声中,上马率队离去。

出去了老远,束戬回头,还能看到身后那条道上,民众久久聚着,不愿散去。

束慎徽带着束戬踏上归途,路上行了大半个月,抵达雁门。姜祖望带兵马亲迎。摄政王一行,将在雁门停留三日,巡检边境,慰问将士。

时隔多年之后,摄政王再临雁门。消息传开,军中上下无不鼓舞,摄政王所到之处,一片沸腾。自然了,姜祖望是以迎摄政王的名义而安排的全部行程。至于少帝,只是跟在摄政王身边的一名随从而已。

这三天,束慎徽将束戬带在身边,领他走进边地的军营,让他听自己和普通将士的对答,带着他骑马巡边,登上被狼烟熏得焦黑的烽台,为他指点脚下的江山。往南,是遥远的长安。往北,是如今还在北狄铁蹄之下的大片幽燕之地。

在这趟略显仓促的巡边结束后,临行前的一天,束慎徽领着少帝,做了最后一件重要的事情。

这一日,山河静穆,天地肃杀。在一片苍莽而辽阔的野地之上,大魏摄政王亲自主持仪式,奉大魏皇帝之名,祭奠自大魏开国至今五十年来在雁门为国捐躯的所有阵亡将士的英魂。

摄政王白衣素冠,腰悬青锋,他迎风,登上祭台,向着天地下拜,行大礼之后,亲自宣诵祭文。他的神色庄严肃穆,语调哀而不伤,祭奠的气氛,慷慨昂扬。

雁门十万将士列阵,围绕在祭台的四面。

“……伏惟英灵,匡我王国,敷扬神威,传扬万世,永永无穷!”

摄政王诵毕,将祭书投入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之中。在祭台的四周,十万将士齐齐下跪。铁甲和刀剑随了将士的动作碰撞,宛如平地掀起一片闷雷。

“传扬万世,永永无穷!”

十万将士又爆发出阵阵的和声。四面八方,声势浩荡。

“大魏万岁!皇帝万岁,万万岁——”

将士又继续齐声呐喊。

野地之上,天穹之下,充斥着这满含着铁血气味的高呼之声,响彻云霄。

束戬就在祭台之下。

他看着此刻代替自己高高立于祭台上的那个身影,听着回荡在他耳边的十万将士发出的惊人的吼声。在那道道如若海潮般从四面拍来的巨大的声浪冲击之下,他的耳鼓几乎都要被震破了。但他整个人却前所未有地心潮澎湃。他激动万分,下意识地紧紧地握起了拳。

就在这一刻,他仿佛突然真正地明白了,何为天子,何为一呼万应,何为至尊,又何为万人之上的荣耀。

他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他正在坐的那个位置,世上有那么多的人,都想要来争夺。

祭奠结束,傍晚,刘向的一个手下匆匆来寻束慎徽,说少帝爬上一座高岗,行为古怪,令人不解。刘向派他回来传报,请摄政王过去看看。

束慎徽立刻放下事务,骑马赶了过去。他登上山顶,果然,远远看见少帝独自一人,迎风高高立在一块巨石上,仿佛正在凝神眺望着什么。他的前方,高岗的地面,是大片起伏的峰峦和广阔的原野,再过去,是一座座的城池。刘向就等在近旁,神色忐忑,终于看见摄政王到了,如逢大赦,匆忙上前,低声解释,说他送少帝回行营,路过此地,少帝忽然说要登山,他只能跟从,陪着少帝爬到岗顶,他便这般立着,已是立了许久,也不知他到底想做什么。

巨石前方不远便是悬崖,他不放心,怕万一出意外,所以将摄政王请了过来。

束慎徽望一眼侄儿的背影,朝他慢慢走去,最后停在后面,正要出声呼唤,忽见他高高振臂,迎风高呼:“朕之河山!朕之子民!”

他的声音发自胸腹,随了山风,四面鼓荡。

束慎徽一怔。又见他喊完,转身便从巨石上一跃而下,大步走到自己的面前,微微仰面,说道:“三皇叔!我真的明白了你从前对我的种种教诲!”

“三皇叔,你放心吧,往后,我再也不会肆意妄为,叫你为我再操那么多的心了!“

他顿了一顿,“朕可对着天地发誓,今日起,必尽心尽力,做一个和皇祖父那样的皇帝!”

侄儿的眼睛闪闪发亮,面容激动。

起初那短暂的惊讶过后,束慎徽很快便回过了神。他笑容满面,下意识地抬手,正想握住侄儿的臂,再拍几下,就像他小时那样,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他的认可和鼓励——他的手伸了过去,快要握到少年的臂膀之时,在空中停了一停,又收了回来。

他改而退了几步,最后,朝着面前的少帝下拜,恭声说道:“臣拭目以待!”

刘向等人看呆了,见状,这才反应了过来,急忙也上前,跟着跪拜在了摄政王的身后,齐声道:“微臣恭祝陛下,江山永固,千秋万代!”

束戬转头,再眺望一眼周围,将这壮阔河山尽数纳入眼底,下山而去。

回往雁门行营的路上,束戬和束慎徽骑马同行。他扭头,又往了眼西面落日余晖那尽头的方向,面露忧心,“三皇婶去了也这么久了,应当已经到了那边吧?也不知她怎样了。但愿她舅父没事。万一若是有个不好,三皇婶她……”

束戬见束慎徽霍然转脸看了眼自己,惊觉失言,立刻改口:“三皇叔,晚上你见到大将军,记得叮嘱他一声,三皇婶回来了,立刻传个消息,我等着。”

束戬这一趟出来太久,再不尽快回去,朝廷那边,贤王恐怕也要压不住了,加上他身份使然,按照计划,束慎徽明早动身,亲自护驾,送当今的大魏皇帝踏上返回长安的路程。

是夜,中军大帐,明烛燃照,摄政王见完前来拜别的诸多将领,最后,帐内只剩下他和姜祖望。

对着姜祖望,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平易近人而又威严睿智的摄政王。他沉默了下来,丝毫没有掩饰他重重的心事。他再次以岳父称呼对方,问他这两天是否有云落城那边新送到的消息。

姜祖望的神情也变得沉重了:“昨日刚收到新的消息。兕兕舅父的伤情,还是不见起色。”

束慎徽道:“我先前已往长安发去了加急信报,命派遣良医火速北上。等过些天赶到这里,劳烦岳父派人送过去。”

姜祖望十分感激,起身便要拜谢。束慎徽将他压坐回去,“不过些微的绵薄之力罢了。但愿舅父吉人天相,早日平安。”

“是。兕兕和她舅父感情很深……”姜祖望怔忪了片刻,叹息,“我也只能如此盼望了。”

他想着女儿此刻该当如何煎熬,恨不能以己身代替燕重才好,愁烦了片刻,忽然想起一件事,忙道:“殿下明早便要动身了,护送陛下回京,是头等的大事,臣这里不敢再耽搁殿下。若没有别的吩咐,臣便送殿下回去休息了。”

他说完,却见女婿恍若未闻,似正陷入某种思绪,便也沉默了下来,免得惊扰,这时,耳边忽然响起一句问话之声:“岳父,兕兕七岁之前,她过得如何?”

姜祖望一怔。

束慎徽解释:“我和兕兕已是夫妇,我却对她知之甚少。从前只从刘向那里听说了些她幼年投军从小在军营长大的经历。”

姜祖望一时竟不知该从何说起。他沉吟了片刻,慢慢地道,“殿下想必听闻过关于她母亲的事。当年的罪,全部在我,她却认定是她的过。分明出事的时候,她还不满周岁。殿下你知道为何吗?”

姜祖望看向束慎徽。

“只因当时,她的母亲已带着她藏身在了隐蔽之处,追兵也过去了,却因尚在襁褓里的她啼哭了一声,又引回追兵。她的母亲被迫带着她跳崖。”

纵然已是时隔多年,但当姜祖望再次提及心底深处的伤,他的眼眶还是微微泛红。

他平复了下心绪,继续说道,“天见可怜,叫她终于活了下来。我在几个月后找到她,她得到了一头母狼的哺乳。这本是天大的幸事,但是却也因此,给她招来不祥之名。当年我又军务繁忙,无暇照顾,就把她托在了云落城里。我听说她开口极晚,整日沉默,很不合群。几年之后,她才六七岁,突然找到了我,说要从军,我拗不过她,只能接纳。本以为她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她竟坚持了下来,直到今天。”

“殿下,倘若我想得没错,兕兕从小到大,心中应当一直横着她母亲当年的离世之事。她或觉得自己是个不祥之人。”

束慎徽沉默了半晌,再次问道:“除了这些,岳父可还知道别的和兕兕有关的事?什么都可以。我”

姜祖望微微摇头,面露愧疚:“我虽是她父亲,但也就知道这些了。这些年除了军务和公事,她从不会主动和我说别的话,更毋论她的心事。”

他顿了一下,“不过,殿下你若我将杨虎叫来,问问他,他或许有所了解。他比兕兕小一岁,十四岁投军,一进来就跟在兕兕身边,天天不离,关系亲近,如若姐弟。”

束慎徽起身,请姜祖望不必送自己。他出了帐,踏着月光,缓步往休息的大帐走去。快到的时候,他迟疑了下,停了脚步,在原地伫立了片刻,最后终于还是唤了个随从,吩咐去把杨虎叫出来。

杨虎走出雁门大营,被带到了一处无人的空旷之地。

他看到前方的月光之下,静静地立着一道清逸的身影。

杨虎慢腾腾地走了上去,行礼:“摄政王殿下唤我出来,有何吩咐?”

束慎徽注目他片刻,唇边露出一缕微笑,点了点头:“听说长宁将你视若亲弟,我有话想问,你如实道来。你随了她多年,可知她平日喜好?常去哪里?有无好友?无论何事,无论大小,只要是你知道的,都可以说。”

杨虎面露讶色。没想到自己被单独叫出,竟是为了这个。想了想,实是按捺不下心里的不服气,应道:“殿下今晚传我问话,敢问,是以摄政王的身份,还是将军男人的身份?”

束慎徽打量他一眼:“摄政王如何?长宁男人,又如何?”

杨虎道:“倘若是摄政王,末将什么都不知道,无可奉告,殿下若是不满,尽管治罪。但若是将军的男人……”

他一顿,傲然道,“打得过我,我就说!”

周围旷野,静悄无声。隔着十几丈远,前头二人的说话声听起来模模糊糊,不是很清楚,但这一句,杨虎嗓门很大,把藏身在后头暗处的那几十个青木营的伙伴吓得不轻。

明日待摄政王离去后,他们便也要回青木营。今晚都要睡了,杨虎却突然被摄政王单独叫了出去。

消息是张骏传开的,怕摄政王要对杨虎不利,偏女将军又不在,怕杨虎吃亏,当时立刻就跟出来了左右营帐里的一伙人。起先众人也不敢靠得过近,都躲在暗处,紧张窥探,不知到底是为何事。但愿不是因他之前的无礼而惹出的问责。

谁也没想到,杨虎胆大竟到了如此的地步,胆敢这般挑衅。

百-度-搜-醋-=溜=-儿-=文=-学,最快追,更新最快

又换域名了,原因是被攻击了。旧地址马上关闭,抢先请到clec点卡目(去掉),一定要收藏到收藏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宋体楷书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偏大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女生逍遥软萌
语速
适中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上一章章节列表下一章>错误举报